• 尊龙凯时

    400-868-1122
    预约体验
    请提交需求,我们马上跟您取得联系:

    公司所在行业*

    请选择
    • 钢铁装备行业
    • 汽车及零部件行业
    • 钢铁冶金行业
    • 消费品行业
    • 化纤行业
    • 3C电子行业
    • 新能源行业
    • 其它行业

    如果您有其他想了解的信息或者疑问,欢迎给我们留言(选填)

    企业云平台及工业互联网应用现状研究
    来源:尊龙凯时2020.06.20

    2020年两大事件加速了企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进程。一是疫情的突然暴发让企业深刻认识到云计算、5G、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支撑企业复工复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坚定了企业推进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的决心。另一个是国家发布“新基建”,将5G基站、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以及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平台纳入到新一代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为企业深入推进数字化和智能化打造数字基础。

    然而,技术应用以及政策支撑都是建立在企业需求之上的,企业有需求、有动力才会采用新技术、新手段。

    2020年5月,e-works开启为期一个月的问卷调查,围绕企业的IT架构应用现状、工业互联网应用现状、产品质检的过程及方式以及云平台的建设情况展开调查。

    调查显示,目前51%的企业仍然使用老旧过时的传统IT基础架构和流程,使得业务运营效果低,存在急迫的上云需求,实现降本增效。在一些已经上云的企业中也开始采取多云战略并使用多个云平台,而由于这些云平台之间缺乏统一的数据管理基础,不同的云管工具之间缺乏集成点,亟需对多云环境进行整合和管理。在企业上云过程中一开始就考虑多云管理需求并致力于解决跨平台整合的企业占比为23%。

    对于云平台的建设,尚未部署云平台的占比27%,而仅仅将传统应用迁移到云端,却无法充分利用云平台弹性扩容优势的企业占比为45%。基于云平台构建云原生应用的占18%,而真正实现云边协同的占比为9%。从调查结果分析,当前真正利用云平台实现特定开发和应用的企业占比为27%,而尚未部署云平台以及云平台应用未达预期的为73%,企业要真正上云并利用好云平台依然任重而道远。

    工业互联网作为当前新兴技术的集大成者都是构建云平台上的。对于工业互联网应用,目前高达68%的企业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只是实现了一些基本的互联功能。而19%的企业能实现对工厂设备状态的实施监控。9%的企业依托平台实现设计、生产、配送以及服务的全业务流程。4%的企业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通上下游供应商,实现关键数据的上云以及共享。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目的就是从横向和纵向打通企业内外部的信息系统集成与对接,在内部实现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的全流程数据流动,在外部实现供应商、客户和分销商的全流程对接和数据共享,以掌控上下游的业务状态。工业互联网作为承载企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的重要使能平台,也是当前唯一能实现这一目标的平台。然而,受限于数据的采集方式,以及基于平台的应用开发部署和实施能力,工业互联网的深化应用还得克服诸多挑战。

    产品质检一直是制造工厂繁重琐碎的工序,也是阻滞其智能化的痛点。调查显示,73%的企业当前完全依靠人员经验进行产品的质检和分类,27%的企业利用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等系统替代人来完成产品的质检工作,并通过机器学习不断的优化训练模型,持续提升检测结果的精准度。

    当下制造企业仍然以传统IT基础架构为主,存在较为急迫的上云需求,在一部分上云的企业中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对于工业互联网应用,绝大部分企业只是实现了基本互联,真正将采集到的数据用于指导生产的还比较少。但比较好的现象是,已经有部分企业开始尝试和探索利用人工智能等手段构建产品质检等通用化较高的应用场景。

    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的逐渐深入,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为代表代表的新一代新兴技术将加速与传统工业的融合,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新兴技术集大成者的工业互联网将成为企业推进智能制造重要的使能平台。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尊龙凯时为工业企业提供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可以直接点击网页右方弹框的“尊龙凯时”,或者直接拨打尊龙凯时的热线:400-868-1122.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尊龙凯时产品或解决方案
    欢迎留言咨询,我们将为您提供更多服务方案。
    • 咨询热线
      400-868-1122
    • 联系邮箱
    • 关注微信服务号

      关注微信服务号

    •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4 ROOTCLOUD. All rights reserved. 尊龙凯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31580211号 粤B2-2010747